英特尔发布了一系列新的桌面处理器家族,主要针对使用硬件密集型应用的数据科学家、架构师、开发人员和其他高级用户。
今天发布的W-2200系列包括8款14纳米CPU,价格从294美元到1333美元不等。相比去年发布的W-2100系列,CPU成本降低了40%至50%,性能提高了约10%。
价格的大幅缩减可能是英特尔对AMD在桌面CPU市场市场带来的竞争压力的一个回应。AMD一直凭借Threadripper处理器逐步动摇着英特尔的业界领导地位上,特别是AMD的一些处理器的性能要优于英特尔同类产品,上周微软宣布将在新的Surface Laptop 3中采用AMD芯片。
英特尔依靠W-2200系列保持自己在台式机市场的领先地位。该系列中的旗舰芯片——价格为1333美元的W-2295——包含18个处理核心,速度高达3.8GHz,可运行36个线程。单核性能最高可达4.8GHz,基本主频为3.0Ghz。
W-2295和该系列中的其他7款芯片都采用了英特尔Deep Learning Boost指令集。借助这项技术,这些芯片运行人工智能模型的速度比去年发布的CPU家族快2.2倍,这对开发AI软件的开发人员来说是一个福音,对于运行机器学习工作型应用的用户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速度提升。
W-2200系列定于11月上市。就在该系列推出的几天之前,英特尔刚刚发布了4款新的Core X芯片,同样是为高端台式机提供动力,但主要面向的是视频游戏发烧友,而不是知识型工作者。
从硬件层面来看,这些处理器几乎与W-2200系列中的前4款CPU是相同的。不同的是,W-2200不支持ECC RAM,而ECC RAM是专业工作站流行的一种高可靠内存,而且并不是随英特尔vPro远程桌面管理软件一起提供的。取而代之的是,英特尔为Core X系列配备了超频工具,让用户可以把性能提升到默认极限以改善游戏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