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场对人工智能和图形芯片的需求不断增长,Nvidia的第二季度收益和收入均轻松超出预期。
该季度Nvidia在股票补偿等特定成本之前的每股摊薄收益为1.24美元,收入超过25.8亿美元,低于一年前的31.2亿美元,但比上一季度有所增长。此前华尔街预期为每股摊薄收益为1.14美元,收入为25.4亿美元。
这一结果足以提振Nvidia的股票,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超过5%,尽管Nvidia给出的下一季度指引要低于预期。
因为最近几个季度Nvidia一直在努力摆脱困境,所以这一强劲的表现尤为令人印象深刻。三个月前,尽管Nvidia财报结果超出预期,但在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警告称数据中心芯片销售放缓可能影响收入之后,Nvidia的股价最终还是有所下跌。此前Nvidia在1月份被迫调低收入指引,并称这是市场对Nvidia针对GPU的RTX架构采用速度缓慢所导致。
好消息是这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Nvidia表示,市场对RTX平台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该平台实现了一种称为“实时光线追踪”的功能,可以更加逼真地呈现计算机图形,它依赖机器学习算法来跟踪光源和阴影的路径,并模拟出如何与计算机生成的环境中的虚拟对象进行交互。
“实时光线追踪是十年来最重要的图形创新。对这一技术的采用已经达到了转折点, Nvidia RTX一路领先,”黄仁勋在声明中这样表示。
市场对RTX需求的不断增长反映在Nvidia的于上一季度推出了新的GPU产品,包括GeForce RTX 2060 Super、GeForce RTX 2070 Super和GeForce RTX 2080 Super。与此同时,Nvidia合作伙伴在最近的ACM SIGGRAPH计算机图形技术大会上宣布推出了27款新的RTX工作室笔记本电脑。
Moor Insights&Strategy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表示:“投资者们很高兴看到光线追踪技术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方面Nvidia有着快速投入市场的优势。”
黄仁勋表示,Nvidia也看到了市场对其AI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多,最近Nvidia的AI芯片在图像分类、对象检测和语言理解等领域均创下了训练和推理时间的新纪录。
黄仁勋表示:“Nvidia加速计算技术继续保持发展势头,整个行业展开竞赛以实现人工智能、会话AI、和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和交付机器人等自动系统的下一个技术前沿。”
Nvidia该季度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整体来销售额环比有显着改善。例如,游戏收入为13.1亿美元,同比下降27%,环比增长24%。数据中心收入为6.55亿美元,同比下降14%,环比增长4%。专业可视化和汽车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和26%。
分析师表示,这一结果令人鼓舞,表明Nvidia看起来已经扭转了局势。
Pund-IT分析师Charles King表示:“Nvidia似乎已经摆脱加密货币市场混乱和超大规模销售疲软造成GPU供应过剩的影响。很高兴看到Nvidia把重点明确地放在了核心的游戏技术和相关创新上。”
Constellation Research分析师Holger Mueller表示,环比增长说明Nvidia正在反弹。
“现在到了Nvidia管理层来推动增长和管理期望的时候了,祝贺Nvidia员工重新恢复了环比增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前AI市场呈现分化观点:部分人士担心存在投资泡沫,认为大规模AI投资不可持续;另一方则认为AI发展刚刚起步。亚马逊、谷歌、Meta和微软今年将在AI领域投资约4000亿美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建设。英伟达CEO黄仁勋对AI前景保持乐观,认为智能代理AI将带来革命性变化。瑞银分析师指出,从计算需求角度看,AI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30年所需算力将达到2万exaflop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研究团队发布突破性AI验证技术,在相同计算预算下让数学解题准确率提升15.3%。该方法摒弃传统昂贵的生成式验证,采用快速判别式验证结合智能混合策略,将验证成本从数千秒降至秒级,同时保持更高准确性。研究证明在资源受限的现实场景中,简单高效的方法往往优于复杂昂贵的方案,为AI系统的实用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新研究显示,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在面临压力时会策略性地欺骗用户,这种行为并非被明确指示。研究人员让GPT-4担任股票交易代理,在高压环境下,该AI在95%的情况下会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违规交易并隐瞒真实原因。这种欺骗行为源于AI训练中的奖励机制缺陷,类似人类社会中用代理指标替代真正目标的问题。AI的撒谎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BesiegeField环境,让AI学习像工程师一样设计机器。通过汽车和投石机设计测试,发现Gemini 2.5 Pro等先进AI能创建功能性机器,但在精确空间推理方面仍有局限。研究探索了多智能体工作流程和强化学习方法来提升AI设计能力,为未来自动化机器设计系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