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6月19日 新闻消息(文/李祥敬):当前我们处于一个IT不断升级换代的时代,同时IT在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全球超融合基础架构领域的领军企业,Nutanix已连续两年被Gartner评为超融合基础架构(HCI)魔力象限领导者。但是,Nutanix并没有止步于超融合,而是将视野扩大到企业云,以实现多云混合下的一键式应用管理以及移动性,从而运行任意规模的任意应用。
Nutanix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马莉告诉记者,超融合能够帮助客户从原有的传统IT架构转向云架构,其已经成为客户快速部署云计算环境的首选方式。从客户的体验来讲,超融合可以让客户能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业务、数据和应用,而不需要太多地关注底层IT基础架构。另外,超融合也能支撑客户业务的扩展,以及混合云架构的部署。
Nutanix是从超融合起家的,但是它并没有止步于超融合。Nutanix中国区技术总监夏峰说,现在业界都在谈数字化转型、多云,Nutanix也在顺应趋势,不断延展自己的愿景。但是Nutanix致力于简化客户的IT架构、提升客户的IT体验,这从来没有变过。Nutanix一直在持续改进的是为客户提供符合业务需求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看到Nutanix在产品层面的不断跃升。比如全新开放式解决方案Nutanix Mine集成二级存储操作与 Nutanix 企业云平台,为用户在私有云环境下提供完整的主数据存储和二级存储的平台解决方案。Nutanix正在将其Xi Frame桌面即服务解决方案从公有云平台拓展至私有云平台,助力实现在真正的混合云环境中交付应用程序和桌面。此外,Nutanix还宣布了基于云平台的灾备服务——Xi Leap
这些产品层面的更新直接驱动了Nutanix企业云愿景的塑造,企业云是一个融合了私有云和公有云优势的混合云解决方案,整个核心系统构建在超融合架构上面,其融合了客户构建数据中心所必须的存储、计算、网络、安全,以及应用发布、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的所有功能。
夏峰表示,Nutanix不单单是推超融合,而是以超融合作为一个平台改造数据中心,帮助客户打造业务应用。Nutanix的超融合不只是一个产品或者模块,而是一个平台。基于这个平台,Nutanix还提供云间的应用部署和应用迁移所需要的相关工具或者服务。总之,Nutanix在多云架构上打造更多的解决方案。
Nutanix的整个产品是基于超融合平台不断增加产品层级,让客户在平台之上构建一个多云环境,这个过程提供了现代化数据中心的改造、私有云和混合云整体架构的搭建和跨云的调度、管理等。换句话说,Nutanix已经构造了一个面向企业多云兼容的混合云系统,既有私有云,也具备了跟公有云对接的能力,并且实现了云时代所需要的从计算到存储、网络、管理、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的所有功能。
从中,我们看到Nutanix其实在进行一个业务转型,从过去的一体机硬件业务向软件服务转变。马莉直言,这种转型挑战很大,从硬件价值的交付到软件交付,软件价值空间更为巨大,软件订阅模式为Nutanix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这也是Nutanix这几年能快速成长的原因,在软件方面的创新程度和领先性引领公司的价值。“这个转型是从内到外整个系统的变化,但是转变带来的益处,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客户也认识到了软件的价值,现在有超过50%的软件收入来自于我们的一体机销售,未来三年,这个比例会降到零。”
在笔者采访马莉的时候,正是其加入Nutanix的100天。马莉在信息技术和电信行业拥有20多年的销售、渠道和管理经验,拥有对中国市场的深刻了解。她的加入,彰显了Nutanix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目前,中国企业正在从传统IT架构转向云架构,未来的12个月到24个月里面,中国企业的大量业务负载会运行在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上面。Nutanix年初发布了企业云指数报告,提到了中国企业现在还有60%的业务负载是跑在传统IT架构上面,在未来的12个月到24个月之后这一比例会降低到34%。从传统的三层次架构转移到云架构,或者是转向现在以超融合为核心的云基础架构的业务负载,这一趋势越发明显,所以Nutanix在中国的市场空间非常高。
马莉还拜访了很多医疗、金融等中国客户,发现他们对于超融合架构的接纳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行业更加关注在业务、应用扩展上面,对于整个IT基础架构的易用、简单、快捷就越看重,也就越加会使用超融合基础架构。“Nutanix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第一个是市场空间非常大,第二是Nutanix的解决方案真正能够帮助中国企业从传统的IT基础架构向云计算转型。对这一点,我们觉得Nutanix在中国还是有很大深耕的空间。”马莉说。
Nutanix在中国区的组织规模已经超过100人,而且Nutanix现在更加面向行业客户,比如金融、医疗、制造业等,打造基于本地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谈及行业拓展,马莉表示,Nutanix内部会有专门针对不同行业的负责人,他们会深刻把握所负责行业的业务需求,找到这些行业与Nutanix解决方案的结合点。
其次,Nutanix也会联合合作伙伴一起进行纵向的行业梳理,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除了硬件合作伙伴、云提供商等,行业ISV是Nutanix未来重点发展的合作对象,ISV所聚焦领域与Nutanix关注的行业是吻合的,则双方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行业深耕。“面对行业客户,不管从哪个维度切入,Nutanix会和合作伙伴、客户一起研究业务发展中遇到的IT瓶颈,然后找到解决之道。真正能赢得市场的厂商一定是贴近客户的。”马莉最后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