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辆出租车也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没有一名内容制作人也可以成为世界最热门的媒体公司;没有一件商品库存也照样成为市值最高的零售企业……
科技不断向前发展,为商业带来了无数可能。然而,并非所有的科技进步都能开启一个商业时代。如果说PC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互联网的出现让地球村变为现实,这些都是科技改变商业的历史性拐点,那么,现在随着AI、自动化、区块链、5G等指数级技术的日趋成熟和融合,业务架构变革时代蓄势待发,一个新的商业时代正在来临——认知型企业。
4月8日,IBM在大中华区发布2019年重磅报告《认知型企业: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全面重塑企业——七大成功要素》的中国洞察,对企业如何应用新技术打造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风行“由外而内”地推进数字化转型。依托互联网技术,企业主要是因外部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环境,改变客户服务和客户交互体验。如今企业在经历了浅水区的摸索,正在面临等更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挑战。企业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呈指数级发展的技术,“由内而外”地展开全面的数字化重塑,打造新型的商业模式。
IBM称这种新一代的商业模式为“认知型企业”,认知型企业能够进化出类似人类大脑和感官的功能,自动在外部收集、了解客户需求,再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从内部的平台、架构、数据、人才等关键的企业内核任务作出反应和决策,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的客户需求和多变的竞争环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IBM Services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与行业经验,服务诸多企业,打造出众多经典转型案例,并总结出企业要赢得未来,成为“认知型企业”的七大关键成功要素: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麦俊彦表示:“企业数字化重塑的目标是实现认知型企业,七大要素可以指导企业如何转变成一个认知型企业,企业可以从各大要素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切入。企业不论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哪个阶段都可以开始认知型企业之旅。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企业的稳态业务,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客户价值。对于敏捷、快速迭代的业务,市场的竞争还未完全定型,可能还有很多市场新兴力量在里面参与,IBM Garage(IBM车库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消除传统的程序和障碍,快速发现错误并不断优化,从而激发组织变革。”
针对七大关键成功要素,中国企业具体要如何采取行动。具体而言:
IBM的调研显示,近半数的高管表示他们正在运行、实施或考虑平台模式。平台战略的目标是拥抱客户,共赢生态。而平台其实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密切相关的。早在千年之前,孟子就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以看作是小平台,即企业级平台,整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为自身服务,目的是降本增效、盘活存量;“达则兼济天下”是大平台,即生态级平台,企业整合天下的资源和能力,为天下服务,目的是孵化变量,共创共赢。中间还有一个中平台,即产业级平台,企业整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为天下服务,目的是发展增量,赋能创收。
认知型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小平台、中平台的演变,最终形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平台。
IBM协助百联创建创新企业创业平台。目前入驻的企业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仓储机器人等领域,这些创新企业所做的工作又可以为该企业的4000多个门店和7大业态进行服务,并且可以把核心科技进行输出,能够提供给其他的零售或者流通行业的业态,本质上做的工作是整合天下资源,为天下服务。
企业经营过程中不断产生数据,这些数据极具价值,但是全球约 80%的数据仍然位于企业的防火墙之后,无法搜索,犹如深藏企业内部的金矿。企业数字化重塑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从这些数据中发现机会,实现数据价值转型。
企业正在大数据驱动的转型方面进行大量投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家认知型企业。如果把企业旅程设想为一个持续的创新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简单数据分析阶段、科学数据驱动阶段和认知型企业阶段。不同阶段企业内部配备不同的数据套件,最终实现的业务成果不尽相同。
数据价值驱动又可以促进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深度应用。认知型企业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限于点状技术的引进,而是在端到端业务流程各环节利用AI技术赋能,达到流程和业务重塑的效果。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和其他指数型科技不再強迫工作人员按指令执行流程,而是让企业解放思想,重新思考完成工作的方式,通过整合企业内智慧设备甚至智慧人员之间的互动,重新构建工作流程,实现自动化、个性化、人性化。
中国的一家国有大型银行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了基于客户行为、产品响应和渠道匹配等模型的营销策略,并结合全量客户的特征,设计了针对性的与精细化的建模方案。最后,他们还建立了一个辅助财富顾问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建议的模型(digital advisor),更符合中国财富人群的特点。该大数据项目帮助该银行进一步深入推进了大零售战略,为实现客户满意最大化、产品价值最大化、应用效果最优化三大目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企业数字化进程中,大部分企业并不具备业务平台所需的极致开放性和灵活性。在这个阶段,企业主要在小范围内尝试应用人工智能,将一些简单的工作负载上云,主要是面向客户的交互性应用。对于企业而言更加核心的记录型交互,以及数据挖掘必不可少的分析洞察类系统还没有走入云端。
一些开创性的领军企业和富有创新思维的大型企业已经逐渐开始借助混合云,大规模部署开放式混合架构。IDC的数据表明,94%的机构计划采用多云架构,80%的采用PaaS的应用开发将包含微服务架构和云计算功能。企业云建设的路径可分为三大类:云迁移、构建新的云原生应用(适用于创新性及legacy资产负担较小的企业)、现有应用的现代化(适用于已经具备成熟而厚重的IT系统的企业)。
IBM帮助中国邮政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基于私有云和业务融合的一体化的寄递业务架构,并采用了“厚平台+薄应用”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将邮政、速递两个业务板块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中运作,实现了全渠道业务接入,多模式揽收及端 到端的跟踪管控。该平台整合了400+原有产品及服务和77+相应系统,在2018“双11”中从容应对超1亿业务订单量,信息系统运行平稳、保障远超预期。
IBM研究表明,未来三年,预计全球10大经济体的1.2亿名企业员工将需要进行重新培训,掌握新的技能。但只有11%的首席人力资源官表示他们的组织已经掌握了充分释放这种潜能所需的AI、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技能。50%以上员工对其雇主能够利用AI获得竞争优势缺乏信心。50%以上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将成为采用AI的障碍。
对认知型企业而言,文化是土壤,能力是栋梁。企业需要建立以敏捷工作流为驱动的新的工作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与客户。在这种敏捷文化的土壤之上,应充分考虑以人才为核心,以AI增能为推手的新型组织。
IBM自身就是认知型人力资源转型的受益者。在IBM内部,通过开发多种AI增能、AI赋能工具,有效的帮助员工、管理者、HR提高工作效率与体验,激发工作潜能。在人才获取方面,帮助招聘部门实现35%的雇佣时间的节约。在人才发展方面,降低了20%的供应商的成本,减少了40%的课堂学习时间,同时员工的参与度得到了非常高的增长。所有这些为IBM过去带来了三亿美金的收益,在2017年带来了1.7亿美金成本的节约。
一个企业要能够在竞争环境当中存活下来,必然要重塑为认知型企业。这是一个打造不对称竞争优势的过程,正如冷兵器与热兵器的不对称一样,而七大关键成功要素是企业走向认知型企业、赢得未来的法宝。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高通宣布收购越南 AI 研究公司 VinAI 的生成式 AI 部门,金额未披露。这标志着高通持续扩张 AI 工具领域。Vin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科学家 Hung Bui 创立,开发多种生成式 AI 技术。此次收购将增强高通在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有望为多个行业和消费者带来创新。
GameForge AI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开发平台,可帮助用户轻松创建自己的游戏世界。本文介绍了 GameForge A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角色、场景和任务等。虽然 AI 生成速度较慢,但平台对游戏设计师、桌游爱好者和学生等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与其他 AI 创作工具相比,GameForge AI 更注重构建复杂的叙事驱动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