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主题为“释放数据与AI原力,赋能商业新价值”的第三届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央网信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信息中心指导,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产业联盟、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财经网主办,大会吸引了国家部委信息化主管领导,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专家学者,全国各地经信委、发改委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等300余人参会,会议围绕大数据及智能产业痛点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数据、计算及智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价值。
作为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科曙光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会上,中科曙光大数据及创新业务产品总监刘超指出,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国已进入以计算力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阶段。曙光作为国内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正利用计算力优势,从多方面助力数据智能创新。此外,他还分享了曙光在先进计算领域的应用实践,并借此机会邀请更多上下游企业参与构筑先进计算全球创新生态网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增砖添瓦。
大会同期举行了2018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产业领军企业奖评选、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性能排行榜TOP100深入解读及颁奖活动,曙光凭借在大数据与智能计算领域的绝对优势,获得“2018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产业领军企业奖”。
据介绍,2009至2016年中科曙光曾连续8年蝉联HPCChina TOP100榜首,今年以40台数量入围榜单并斩获厂商份额第一。其中在榜单TOP10中,曙光有3台超算系统强势入围;在榜单TOP20中,有10台超算系统入围。中国性能最强的20台高性能计算机中,中科曙光占据了半壁江山。
同时,2018年也是曙光在大数据行业厚积薄发的一年,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曙光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有机结合,相关大数据产品解决方案在多个行业落地开花,在助力各企业单位数字化转型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外,《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产业经典案例研究报告(2018)》也随大会同期发布。其中曙光助力广州建设智慧新海关的案例完美诠释了曙光先进计算如何应用落地,其先进性和代表性获评委专家高度认可,被评选为此次大数据与智能计算产业经典案例,其中涉及的曙光XData大数据智能引擎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高效的技术架构,是“曙光数据智能”的典型体现。
当前,随着大数据及AI技术的不断成熟,为行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高性能计算等技术越来越趋于融合发展。曙光将始终专注IT计算领域,着眼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