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上海——近日,首届中国医学影像AI大会于在上海成功举办。英特尔出席此次大会,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精准医疗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会,以及英特尔在精准医疗领域与生态合作伙伴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尝试。同时,英特尔介绍了在宫颈癌筛查方面基于英特尔Caffe框架的深度学习解决方案,并展示了一系列与国内专业从事数字病理与病理人工智能系统开发和生产的公司——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成果,并宣布与江丰生物共同成立病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英特尔和江丰生物共同宣布成立病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参加仪式嘉宾从左至右依次来自江丰生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英特尔)
江丰生物是国内领先的高科技生物信息技术企业,已在全国建设了数十个包含多个省级中心在内的病理远程会诊平台,其数字病理产品已覆盖全国近千家医院。同时,江丰生物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产品创新,启动了包括宫颈液基细胞学、肝脏病理、肾脏病理、乳腺病理在内的10余个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项目的开发,以实现病理辅助诊断系统的智能化。而英特尔作为一家领先的数据公司,一直以端到端的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推动着新技术挖掘数据价值。英特尔和江丰生物病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致力于探索病理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应用。
在现代医学中,病理检查对于诊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被称为是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病理检查在我国也面临着病理医生的缺乏和病理检查设备的不足,因此对于利用人工智能推动病理检查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基于英特尔与江丰生物创建的病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江丰生物将利用英特尔先进的软硬件尤其是算法的优势,投入资源收集相关病理样本并进行数字化,进而组织专业病理医生对数字化后的样本进行精准标注。英特尔将与江丰生物共同研发相关产品的核心算法,对病理人工智能产品在英特尔计算平台上进行计算给出性能优化,并推广病理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双方将在宫颈液基细胞学、乳腺病理、胃镜活检病理等典型病理应用展开深入合作,针对病理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神经网络框架、算法性能优化投入资源,共同推动病理人工智能产品落地。
近年来,英特尔在医疗影像领域已利用AI取得诸多突破,例如在乳腺癌筛查方面,将乳腺癌筛查的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在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平台上,大幅度提升了筛查的检测精度和效率。基于此次病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英特尔将继续强化与江丰生物以及其他生态合作伙伴的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在行业的应用落地,并推进行业研究与技术创新,深化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的应用,让精准医疗普惠大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国宠物慈善机构PDSA数据显示,超过半数宠物主担心无法承担兽医费用。科技公司正通过AI和物联网技术解决这一市场需求。在伦敦兽医展上,多家初创公司展示了创新技术:AI for Pet利用视觉AI分析宠物眼部、皮肤等图像提供健康洞察;Sylvester.ai开发AI模型识别猫咪疼痛表情;VEA整合患者数据自动化诊断。此外,智能项圈等物联网设备可追踪宠物健康症状。这些技术有助于宠物主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兽医费用。
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Adobe开发出革命性的NP-Edit技术,首次实现无需训练数据对的AI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的语言反馈指导和分布匹配蒸馏的质量保障,让AI仅用4步就能完成传统50步的编辑任务,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处理速度,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
北欧国家启动统一人工智能产业计划,旨在通过合作在全球舞台上竞争,获得微软和谷歌支持。10月成立的新北欧AI中心获得350万英镑初始预算,但谷歌和微软是唯一提供资金支持的科技公司,具体金额保密。该中心将开发生成式AI系统并建设应用AI服务的系统。北欧教育部长承诺追加资金开发大型北欧语言生成AI模型。尽管资金有限,但北欧国家希望通过联合力量在AI竞赛中提升地位。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AI人脸生成"复制粘贴"痛点,开发WithAnyone模型解决传统AI要么完全复制参考图像、要么身份差异过大的问题。通过MultiID-2M大规模数据集和创新训练策略,实现保持身份一致性的同时允许自然变化,为AI图像生成技术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