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1月20日 新闻消息(文/李祥敬):企业上云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云计算部署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自动化服务交付,并提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随着国内云计算的深入发展,行业应用进一步深化,云计算生态系统日渐成熟,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也为开展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产品和应用基础。
此外,在云时代,开源已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云计算开源技术逐渐成为云计算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导向,改变了以往的信息技术进化模式,引领软件技术标准的发展和创新,深刻影响着整个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格局。
作为国内云计算领域的年度盛会,2018年12月12日到13日,第八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即将在京举行。大会为期两天,分别聚焦企业上云和开源,通过产学研对话交流,为我国云计算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出谋划策。
除主会场外,大会还特别设置了六大主题分论坛 ,话题包括企业上云与产业转型、云计算与新兴技术应用、行业变革与开源融合等热门话题。云计算云开源的行业、社区、协会领袖齐聚一堂,进行主题分享、技术专题演讲、技术培训等,现场观众可以领略最前沿的技术应用、行业发展与社区动态。
今天云计算已经深入地融入工业、交通、金融、医疗、生活服务、教育等众多行业领域,广泛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众多企业数字转型的核心关键技术。
公开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387.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8.13%。过去10年中,我国云计算市场增长了十几倍,中国企业上云比例达到40%。
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已经印发了《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 (2018-2020 年)》,这将意味着,在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推动企业上云。
企业上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虽然上云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比如成本的节约、效率的提升等。但是企业在上云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比如安全合规、应用迁移、SLA保证等。
这个时候,伴随着云计算的纵深发展,企业上云需要更加关注部署和实践。
在第八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上,云计算核心技术与最佳实践论坛将探讨云计算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构建面向未来的云计算平台。我们将邀请产学研代表、一线专家、云计算典型用户等方面的专家分享交流云计算的最新技术、解决方案及相关经验,帮助企业拥抱云计算。
云计算核心技术与最佳实践论坛专注于探讨云计算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问题,包括部署、运维等一线最前沿的实践和趋势;云计算与容器、超融合的集成与整合;私有云与公有云的整合;以及混合云管理等。
论坛邀请了行业典型客户分享自身在云计算方面的最新实践,具有典型的参考意义,希望通过这些嘉宾的分享,对于其它行业的客户进行上云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我们期望通过这些云计算领域的一线专家、学者和云计算典型用户的最新技术、解决方案及相关经验分享,可以为企业上云提供帮助,从而最大程度地释放云计算的价值,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目前大会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了解更多关于第八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的信息请点击:http://hudong.zhiding.cn/f/gPusGV?x_field_1=S_news。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BM Spyre加速器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正式推出,为z17大型机、LinuxONE 5和Power11系统等企业级硬件的AI能力提供显著提升。该加速器基于定制芯片的PCIe卡,配备32个独立加速器核心,专为处理AI工作负载需求而设计。系统最多可配置48张Spyre卡,支持多模型AI处理,包括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主要应用于金融交易欺诈检测等关键业务场景。
微软研究院提出潜在分区网络(LZN),首次实现生成建模、表示学习和分类任务的真正统一。该框架通过共享高斯潜在空间和创新的潜在对齐机制,让原本独立的AI任务协同工作。实验显示LZN不仅能增强现有模型性能,还能独立完成各类任务,多任务联合训练效果更是超越单独训练。这项研究为构建下一代通用AI系统提供了新的架构思路。
意大利初创公司Ganiga开发了AI驱动的智能垃圾分拣机器人Hoooly,能自动识别并分类垃圾和可回收物。该公司产品包括机器人垃圾桶、智能盖子和废物追踪软件,旨在解决全球塑料回收率不足10%的问题。2024年公司收入50万美元,已向谷歌和多个机场销售超120台设备,计划融资300万美元并拓展美国市场。
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VLAC模型让机器人首次具备真实世界自主学习能力。该系统如同给机器人配备智能导师,能实时评估动作效果并从中学习。在四个操作任务测试中,机器人成功率从30%提升至90%,仅需200次练习。技术结合视觉、语言理解和动作生成,支持跨场景适应和人机协作,为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