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打造核心技术,赋能数字经济”中科曙光2018全国巡展在北京站圆满收官。历经杭州、天津、成都、西安、深圳和武汉等城市的巡礼,曙光“打造核心技术,赋能数字经济”的烙印已深入人心,因此北京站巡展备受业内外关注。中科院办公厅副主任王树志在会议上进行了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曙光公司首席运营官叶健等领导在会上进行了主题演讲,分享了数字经济的前沿技术;来自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上海超算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英特尔、英伟达等知名企事业单位领导也在会上作了关于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的分享。
中科院办公厅副主任王树志在致辞中表示,中科曙光与中国科学院一脉相承,曙光作为先进计算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和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推动了两个联盟的建设发展,希望曙光在未来能进一步发挥创新链、产业链“两链嫁接”的示范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在《计算与存储在未来网络领域的应用前景》中大胆预测,人工智能将是未来第四代互联网核心技术,此外,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除了要跟存储深度融合之外,其运营与服务模式也将以云化为主,而这些都跟曙光有很密切的关系。
中科曙光首席运营官叶健在主题演讲也强调,曙光公司自成立起,就一直致力于关键设备研发和核心技术突破,并努力让技术结合市场应用,做好数字经济赋能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在计算、数据、AI、安全四大领域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中科曙光副总裁曹振南则对此四大领域成果作了相应补充,计算方面,曙光公司从高性能计算向先进计算服务的延展,致力于打造更高性能、更绿色、更触手可及的计算服务;数据方面,曙光公司在国家863课题“EB级云存储”的基础上,推出了性能更优、可靠性更高、总拥有成本更低的ParaStor300S存储系统;智能方面,曙光致力于集结各类软硬件计算技术打造“AI即服务”平台,同时,本次巡展还发布了全球首款液冷八路服务器——天阔I980-G30和安全产品网络流量识别分析系统SUNA等等。
谈及工业互联网时,曙光云计算集团总裁关宏明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曙光已经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超算平台和工业大数据搭建了一个强有力的产品体系,以便更好地为航空航天、船舶工业、能源工业等重要行业打造新一代“工业大脑”。
此外,为更好地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力量得以体现,更好地服务于数字经济,中科曙光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契机,联合各方打造基础性技术开放平台,先后和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沈抚新区、云南省个旧市人民政府、平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超算中心、安世亚太、并行科技和海思堡集团签署了生态合作协议。
目前,以“打造核心技术,赋能数字经济”为主题的中科曙光2018全国系列巡展已经全部落下帷幕,但是属于曙光的“数字经济”故事却仍将继续,作为数字经济赋能者,未来曙光希望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建产业生态,推动数字化转型不断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OpenAI明确表示要成为互联网一切事物的主导界面。AI智能体正在改变用户的数字习惯,从健康记录分析到购物指导,ChatGPT已经在多个领域扩展影响力。用户快速采用AI工具,但企业和生态系统的适应速度滞后。电商领域的权力分配尚不明确,用户偏好AI驱动的答案优先体验,品牌则推动生成式引擎优化。研究旨在了解用户与企业在AI变革中的适应差异。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