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文件披露,我国将正式组建成立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该中心将融合高性能计算、云计算、智能计算乃至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的软硬件架构、工艺、应用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构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基石,以确保我国在未来10到15年的先进计算技术工程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018年1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等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指引中强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是整合联合行业内的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的重要载体。在战略性领域建立若干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有助于服务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育成新产业、培育新动能。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由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龙头企业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曙光”)牵头,联合多家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作为核心股东单位共同组建。各方将致力于搭建一个集先进计算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超融合体系架构研究、软硬件适配研究、行业应用系统集成研究、跨领域融合创新的综合性研究平台,共同促进我国先进计算领域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随着计算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E级计算、智能计算、类脑计算、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先进计算理念与模式纷纷涌现。作为各国重点布局的战略高地,先进计算平台已成为各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切入点。在此背景下,组建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显得尤为必要。
近年来,我国先进计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超级计算机性能及规模处于世界前列,新型计算技术如智能计算、量子计算等也有机会引领全球发展。然而,在先进计算核心技术、企业级软硬件产品竞争力、先进计算服务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联合建设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将引领我国先进计算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曙光董事长李国杰表示,先进计算具有创新性强、带动性大、渗透性广的特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计算技术平台和产业集群,将强力支撑科技产业协同发展,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和网络强国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实现带动我国先进计算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既定目标,抢占全球竞争战略制高点,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将积极探索一批产业创新运行服务机制,突破一批影响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一批科研成果转化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人才,培育一批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创业企业并形成先进计算产业集群,最终推动形成一个合作紧密、覆盖面广、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计算协同创新生态网络。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着力于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广泛联合对接专业领域各级创新研发平台,立足解决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的部分卡脖子难题,突破先进计算领域核心技术。国家先进计算中心计划逐步在北京、天津等重点核心区域和海外实现多区域布局,共同构建“小核心、多平台、大网络、广覆盖”的协同创新生态。
“通过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建设以‘芯片+硬件+软件+服务+应用’为架构、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能够有效地组织产学研力量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有望解决改变目前信息技术产业利润率低、核心技术受制人的局面,促进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中科曙光总裁历军表示。
未来,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将整合国内计算技术及工程领域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的重要载体,致力于建设成为促进先进计算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先进适用产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研发供给、高成长型科技企业投资孵化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成长为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