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一词,其实在2013年就由Matt Stine首次提出。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酷酷而又蛮小众的概念。
直到2017年底Kubernetes成为了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突然之间“云原生”有了一个抓手,一个很实际的落脚点。而最近首届云原生技术实践峰会正式召开,“云原生”一词又再次成为IT界的重要关键词。
会议期间,常常被打上80后“学霸”、“颜值担当”标签的陈恺接受了至顶网记者的采访。
灵雀云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2014年才刚刚成立。其创始人来自原微软Azure云平台的核心创始团队,并在西雅图和北京都设有研发中心。在去年11月获得超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6个月之内,又完成新一轮融资。此次一站式云原生应用赋能平台、机器学习平台、企业级容器PaaS平台三大产品的全新发布,也是其获得融资后的首次正式对外亮相。
云计算进入后K8S时代
自Kubernetes成为了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之后,其在整个技术社区和行业的影响力迅速爆发。陈恺认为,“我们有必要给2018另起一个名字——后Kubernetes时代。”
陈恺说,在未来可能Kubernetes往下管理所有种类的基础设施,往上支撑所有种类的应用。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又像一个新时代的应用服务器。他还认为,在今后可能对于绝大多数的应用来说这是唯一一种交互的方式。
灵雀云,作为一家携带“云原生基因”的初创公司,“以云原生应用为核心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成立四年以来,现已成为容器服务和企业级PaaS领域的领军企业,帮助众多五百强企业顺利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包括银行、证券、汽车在内的诸多领域。
传统企业为何要数字化转型?一句话,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
我们正处于技术和经济改革浪潮的中心,传统企业更要在被“颠覆”前调整好姿态准备,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
“我们做这个事情的出发点还是回到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因为它不光要有软件,而且要有很强的软件的交付能力,知道怎么样去自给自足的开发这个软件,而且有很强的能力去做快速的交付,就是现在说的云原生、DevOps、微服务等各种各样的理念,都是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去的。”陈恺表示。针对企业软件开发迭代速度慢、资源利用率低等挑战和诉求,使用灵雀云搭建统一的PaaS容器云平台,通过基于容器技术,助力企业取得持续性的创新能力。
让企业在云端“如鱼得水”
在此次的云原生技术实践峰会上也发布了一站式云原生应用赋能平台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ACP)。ACP包括Alauda Kubernetes、ACP DevOps和ACP Service Framework三大标准产品,对云原生三大核心技术做了完整的覆盖。
此外,灵雀云还发布了云原生机器学习赋能平台Alauda Machine Learning。用云原生的思路去落地机器学习工程化的最佳实践。
灵雀云还将原有容器PaaS平台Alauda EE进行了2.0版本的全新升级,发布企业级容器PaaS平台Alauda Cloud Enterprise(ACE),支持多集群、多租户,并做了大量生态集成。
据了解,灵雀云也是CNCF中国区的“尖子生”,不但率先通过了 "Kubernetes一致性认证计划",还通过了CNCF官方颁发的Kubernetes标准化认证,成为CNCF认证Kubernetes 服务提供商(KCSP)。
战略转型,从公有云的互联网客户转向私有部署大型企业客户
现在公有云的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以亚马逊AWS等为代表的“科技巨人”们已站在公有云市场上层,初创公司和巨头们“硬刚”显然不是上上策。从细分市场突破,才能找到更多机会。
同时企业用户受到行业属性的要求,如何在符合行内管理规范内进行数字化转型,是这些企业客户所头疼的问题。
2016年下半年,灵雀云进行战略调整,从开放式走向产品化、标准化方向,2017年灵雀云推出支持私有部署的,以DevOps为理念,面向微服务应用的新一代PaaS平台——Alauda EE。灵雀云开始致力于为行业提供满足行业需求和特性的容器PaaS产品,提供定制化服务和更完善服务支持。
以银行业为例,陈恺介绍到“在这个当中,机会也是很多的。从掌上银行、网银,再到互联网的一些新型的应用,显而易见应该用云原生的方式去构建。更加传统的、更加核心的可能会稍微谨慎一些,在其他的一些比较容易上云,或者容器的实际落地有了很多经验之后,会逐步的开始开放给比较核心的系统。”
不仅在银行业,灵雀云也服务证券、保险、证券等企业级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本,为客户量身打造私有云交付模式。
采访最后,记者注意到陈恺身上穿着公司的文化衫,上面印着“I DON'T STOP WHEN I'M TIRED, I STOP WHEN I'M DONE”。这大概也表示了灵雀云作为初创公司,在实现“助力企业获得持续创新核心能力”目标上的决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推出 Copilot+ PC 标准,要求配备高性能 NPU,引发 AI PC 市场格局变化。英伟达虽在数据中心 AI 领域占主导,但在 PC 端面临挑战。文章分析了英伟达的 AI PC 策略、NPU 与 GPU 的竞争关系,以及未来 GPU 可能在 Copilot+ 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前景。
专家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025 年可能成为 AI 泡沫破裂的关键一年。尽管 AI 仍有望在多模态模型和自动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技术瓶颈、投资回报率下降、监管趋严以及环境和伦理问题等因素可能导致 AI 热潮降温。未来 AI 发展将更注重平衡和可持续性。
Google 推出名为 Titans 的新型 AI 架构,是 Transformer 的直接进化版。Titans 引入了神经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基于惊喜的学习系统,使 AI 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 AI 范式,推动机器智能向人类认知迈进一大步。
主动型 AI 是人工智能的下一次进化,它不仅能生成内容,还能自主决策和追求目标。这种 AI 可以设定自己的目标,制定策略并根据情况调整方法,实现真正的自主性。它将彻底改变机器与世界的互动方式,为人机协作开启新的可能性,但也带来了透明度和伦理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