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数字化增长速度远超企业、个人的想象力。IDC报告指出,到2020年,50%的中国2000强制造业企业,将会依靠数字化平台来增加他们对生态系统和体验的投资,并支持其总收入的30%。从全球来看,去年67%的全球TOP1000企业已经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公司战略的核心。
埃森哲分析报告也指出,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50%的消失企业是因为它们没有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IDC的分析报告也指出,未来如果不重视数字化转型,五百强企业中三分之一的企业将慢慢出局。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IT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推进,IT基础设施正在发生重要变革,而混合云、网络虚拟化、分布式存储等等成为这轮变革的关键词。
毫无疑问,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数据量的爆发将会对IT领域特别是IT基础设施层面产生重大的变革。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邀请到新华三集团工业标准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刘宏程,畅谈他眼中的数字化时代及应对之道。
在庞大的数据量中挖掘对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价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刘宏程看来,企业要解决基础设施层面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软件定义,二是硬件的灵活扩充。
“数字化变革中,业务的应用类型和应用场景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这要求企业所具备的计算能力要快速变化。同时由于计算和存储、网络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完成数字化处理能力,这就需要其有足够的灵活度,称之为IT基础设施的软件定义。”刘宏程说。
其次是硬件的扩充能力,数据量爆发增长,企业已经难以用少数的IT设备完成数据处理的要求,这时需要随时随需的灵活扩充。其中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硬件扩充能力,还需要外部获取计算能力满足云计算的业务需求。
刘宏程表示,作为国内少数拥有计算、存储、网络等完整新IT基础架构能力,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与物联网等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厂商,新华三能够从整个基础设施架构层面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各种问题。并且对于外部获取计算资源的需求,新华三也提供了完善的管理解决方案,让用户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在内部的IT基础设施和外界所有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间进行迁移和管理,从而构建混合的基础设施架构。
以数据驱动的新工业革命时代已经到来,面向未来的新思潮、新思想、新思考正在不断产生,每一个企业、机构都感受到了转型和创新的迫切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开放思想,跨界思维,踊跃构建新的IT平台,积极布局新的商业模式。
2018年8月17日,由英特尔主办的《英特尔数字化创新行业峰会》将在北京金隅喜来登酒店举行。此次会议邀请100多位领导、行业专家、大型企业客户,以及40位媒体参与活动。来自英特尔的嘉宾、Forrester分析师、京东云总裁申元庆、知名学者、商业思想家吴伯凡等进行了主题分享。
英特尔数字化创新行业峰会是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会议。大会将邀请英特尔相关嘉宾分享英特尔对于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最新洞察,深层次阐释英特尔最新产品及技术的诸多应用,同时来自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标杆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代表用户一起,共同分享他们的技术和商业创新实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巴巴集团正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以推动AI驱动增长。该公司云计算部门本周在马来西亚启用第三个数据中心,并计划10月在菲律宾开设第二个数据中心。阿里云还在新加坡设立全球能力中心,帮助超过5000家企业和10万名开发者使用先进AI模型。未来三年内,阿里巴巴将在全球多个地区加速云网络建设,承诺在AI基础设施上投资超过530亿美元。
Unbabel团队开发的TOWER+模型系列实现了翻译专业性与通用AI能力的完美平衡。通过创新的四步训练方法,即使2B参数的小模型也能在翻译质量上匹敌70B大模型,同时具备出色的对话和指令跟随能力。研究还创建了IF-MT基准来评估复杂翻译场景下的综合能力,为AI模型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中,科学家正在探索自然发育的生物大脑与人工神经网络之间的异同。如今,实验室培养的生物类器官大脑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复杂性。科学家使用干细胞培养出梨形大脑类器官,这些类器官甚至能够自主生长出眼睛。研究人员通过探索视觉与智能的关系,以及大脑-眼部缩放关系,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启发。
莫斯科科学家开发出"听众机制"训练方法,解决AI视觉偏好判断中推理不一致问题。通过让两个AI模型相互"对话"验证推理过程,新方法在ImageReward基准上达到67.4%准确率,并在现代图像数据集上显著提升泛化能力,为开发更可靠可解释的AI系统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