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8月1日——近日,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宣布,成功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提供UPS电源、冷水机组,及中央空调等整体配套解决方案,以一体化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中国首台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优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核酸生物学、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等学科前沿领域取得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中科院生物物理所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由中科院自主研制,是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建成之后,将主要用于动物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对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重要标杆工程,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对此项目的配套UPS电源、冷水机组,及中央空调的可靠性、节能性 、灵活性等产品性能,及供应商企业资质、交货能力等均提出高标准要求。经过严格筛选和深入考察,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最终选择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拥有深厚积累、领先解决方案和丰富医疗核磁应用实践的施耐德电气作为合作伙伴。
针对项目的特定需求,施耐德电气为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量身提供了包括Galaxy 7000 UPS、优利Aquaflair制冷系统,以及Leonardo精密空调在内的完整供电及制冷解决方案,为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可靠、高效运行保驾护航。其中,节能、高效、适应性强的Galaxy 7000,能够与任何类型的负载一起工作,为任务关键型负载提供最高电能质量,效率最高可达94.5%;Aquaflair制冷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密度及高能源效率,并可有效减少噪音;Leonardo精密空调具有低拥有成本和高效的制冷能力,能够满足任何数据中心及非IT环境的各种精密制冷需求。
该项目于2018年8月完工,在项目期间,施耐德电气与合作伙伴北京亚方利科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投入使用后的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将为我国开展脑认知科学基础研究、脑外科疾病临床诊断提供最先进的科研平台,极大地促进我国超高场超导生物磁体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有效提升我国磁共振竞争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