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8月1日——近日,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施耐德电气宣布,成功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提供UPS电源、冷水机组,及中央空调等整体配套解决方案,以一体化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中国首台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优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核酸生物学、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等学科前沿领域取得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中科院生物物理所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由中科院自主研制,是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建成之后,将主要用于动物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对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重要标杆工程,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对此项目的配套UPS电源、冷水机组,及中央空调的可靠性、节能性 、灵活性等产品性能,及供应商企业资质、交货能力等均提出高标准要求。经过严格筛选和深入考察,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最终选择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拥有深厚积累、领先解决方案和丰富医疗核磁应用实践的施耐德电气作为合作伙伴。
针对项目的特定需求,施耐德电气为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量身提供了包括Galaxy 7000 UPS、优利Aquaflair制冷系统,以及Leonardo精密空调在内的完整供电及制冷解决方案,为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可靠、高效运行保驾护航。其中,节能、高效、适应性强的Galaxy 7000,能够与任何类型的负载一起工作,为任务关键型负载提供最高电能质量,效率最高可达94.5%;Aquaflair制冷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密度及高能源效率,并可有效减少噪音;Leonardo精密空调具有低拥有成本和高效的制冷能力,能够满足任何数据中心及非IT环境的各种精密制冷需求。
该项目于2018年8月完工,在项目期间,施耐德电气与合作伙伴北京亚方利科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投入使用后的9.4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将为我国开展脑认知科学基础研究、脑外科疾病临床诊断提供最先进的科研平台,极大地促进我国超高场超导生物磁体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有效提升我国磁共振竞争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AI遇到空间推理难题:最新研究揭示GPT-4等顶尖模型在传送门解谜和立体拼图中集体"挂科",复杂智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实现。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AI代码智能体在科学研究扩展方面的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包含12个真实研究任务的REXBENCH基准,测试了九个先进AI智能体的表现。结果显示,即使最优秀的智能体成功率也仅为25%,远低于实用化要求,揭示了当前AI在处理复杂科学推理任务时的显著局限性。
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全新EcoStruxure(TM)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式亮相,定位场站级智慧能源管理中枢,集技术领先性与本土适配性于一体。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MEMFOF光流估计新方法,在保持顶尖精度的同时将1080p视频分析的GPU内存消耗从8GB降至2GB,实现约4倍内存节省。该方法通过三帧策略、相关性体积优化和高分辨率训练在多个国际基准测试中取得第一名成绩,为高清视频分析技术的普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