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研究总监Garth Landers
企业在实施区块链的技术之前,一定要确定他们的信息是否会受到欧盟通用数据保护规则(GDPR)的管理。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的是,区块链是否在本质上违背了GDPR。例如,区块链的一个核心原则是不可更改,一旦数据被记录之后,将不能再被篡改。而GDPR规定,用户可以删除个人数据。
粗看之下,区块链与GDPR之间存在着矛盾。但事实上,企业必须要谨慎地判断。区块链不应该被直接否认。
尽管区块链和GDPR各自的特点很快引起了公众对它们之间兼容性的担忧,它们的结合仍然使得新兴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趋势得以强强联合。安全与风险管理者必须要采取保护措施,确保区块链的设计与GDPR相匹配。
总体而言,GDPR将适用于任何企业包含有个人数据的区块链。由于该规定适用范围的问题,一些企业可能尚不确定他们的区块链是否会受到GDPR的管理。当企业评估自己的区块链是否会受到GDPR的管理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如果有涉及到上述问题中提到的任一行为,企业都应该进一步确定他们的技术是否符合GDPR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他们的工作涉及到欧盟居民的数据,那么即便他们在欧盟之外,也是要受到GDPR的管理的。由于区块链与GDPR的不兼容性将会带来高达两千万欧元或是百分之四的年度营业额损失,所有企业都希望建立一个判断GDPR是否适用的体系。
GDPR中规定了用户对数据主体的权利。用户有权利得知他们的数据如何被处理,有权利更改数据、移植数据以及删除数据。这一删除数据或者“让数据被遗忘”的权利,使得数据在删除或移除之后就不会被再次处理。公司必须拥有关于删除信息的协议,这一点初看上去并不容易,因为它违背了区块链中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不过,GDPR还引入了“假名化”的概念,这使得公司可以用一个匿名的标签来代替名字。另外,他们也可以建立一个仅仅存储对个人数据的引用,而不直接存储个人数据的区块链。哈希(hash)和代币(token),都可以被用作对数据的引用。
拥有区块链并使之与GDPR相互兼容是可以做到的。然而这需要安全与风险专家与区块链架构师共同努力,确保存储的数据不违背隐私法。这可以通过用不同的方式存储数据、甚至是在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建立区块链来实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