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artner看来,谷歌的公有云平台终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期。
Gartner刚刚将Google Cloud Platform评为其最新云基础设施即服务魔力象限中的领导者,竞争对手AWS和微软已经在该魔力象限有段时间了。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公布的这个魔力象限排除掉了大量公司。今年Gartner决定提高准入标准,并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从而将进入象限的公司从14家缩减到今年的6家。所以除了这三个巨头之外,阿里云、IBM和Oracle是唯一几家进入象限的公司。
Gartner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新入选标准,是只纳入那些拥有超大规模集成基础架构即服务和平台即服务产品(或者至少目前正在开发这些产品)的公共云提供商。Gartner表示,之所以决定这样做是因为其大多数客户评估“目前都集中能够跨广泛用例满足战略性采用的提供商上”。
尽管谷歌进入了“领导者”象限,但仍然落后于AWS和微软,而后两者在过去几年一直处于顶峰。尽管如此,Gartner称赞谷歌在努力追赶其竞争对手,称谷歌现在是一个可行的云计算选择,以其出色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功能脱颖而出。
Gartner指出,分析和机器学习是GCP的主要卖点,许多客户都使用BigQuery数据仓库服务。然而,谷歌并未完全通过Gartner的评估,因为它的折扣政策受到抨击,许多最好的促销活动仅在一年合同中提供。Gartner表示,这让买家容易受到潜在价格上涨的影响,其他问题还包括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成熟度等。
Gartner仍然对AWS和微软仍然青睐有加。Gartner表示,AWS仍然是最成熟的企业公共云提供商,尽管它因为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力所需的专业水平受到批评。与此同时,微软因为Azure对Linux和其他开源软件日益开放以及与不同软件生态系统集成的能力而受到称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 Combinator合伙人Ankit Gupta与Anthropic预训练负责人Nick Joseph最近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微软研究院提出潜在分区网络(LZN),首次实现生成建模、表示学习和分类任务的真正统一。该框架通过共享高斯潜在空间和创新的潜在对齐机制,让原本独立的AI任务协同工作。实验显示LZN不仅能增强现有模型性能,还能独立完成各类任务,多任务联合训练效果更是超越单独训练。这项研究为构建下一代通用AI系统提供了新的架构思路。
9月13日的PEC 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上,“年度提问二:新工作时代:AI工作流由谁主导?”从企业实践到技术实现、从业务落地到战略决策,展开了一场高密度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将AI工作流背后的难题和解决路径彻底揭开。
上海AI实验室开发的VLAC模型让机器人首次具备真实世界自主学习能力。该系统如同给机器人配备智能导师,能实时评估动作效果并从中学习。在四个操作任务测试中,机器人成功率从30%提升至90%,仅需200次练习。技术结合视觉、语言理解和动作生成,支持跨场景适应和人机协作,为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领域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