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1月23日 新闻消息(文/李祥敬):回顾2017年的服务器市场,我们有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服务器就是一个“盒子”,但是这个“盒子”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着不同的内涵。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2017年服务器市场出现的那些“不同”。
纵观2017年的服务器市场,不管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中国厂商无疑是大赢家。而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企业申请的服务器专利数也位居全球前列。经过长期运营以及技术等各个层面的创新,中国企业已经抓住了云计算变革机遇,改变了中国和全球的服务器产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国产服务器市场持续发力,在IDC的2017年Q3全球服务器市场数据中,在出货量方面,戴尔和HPE并列第一,联想、浪潮、超微和华为四家并列第三。中国服务器厂商已经占据了全球TOP5出货的多个席位。很显然这种市场格局与目前的政策导向是吻合的,未来这种中国厂商主导的局面仍将持续下来。
具体到中国市场,2017年第3季度,从厂商市场份额来看,排名前三的厂商分别是浪潮、戴尔,华为。浪潮以出货量131322台,销售额5.93亿美元,位居出货量、销售额的市场头名。与全球市场一样,中国服务器市场增长迅猛,这背后的驱动力不言而喻。
中国服务器企业为何能改变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格局?一方面,这来自于中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设备的支撑。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速度不断加快,服务器市场的需求被挖掘出来。另一方面,过去几年中,中国服务器产业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以浪潮为例,浪潮在国际三大开放计算组织(OCP、ODCC、OPEN19)中,在多节点云服务器领域累计贡献专利118项。
AI在2017年是一个大IP,各个细分行业都在聊AI,但是AI在IT领域真正的起点和最有想象空间的地方还是在服务器领域。由于GPU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训练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让搭载GPU的服务器越来越多,出货量也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英特尔的FPGA处理器和Xeon Phi融合处理器等也在深度学习方面有着不错的成绩。
2017年的服务器不再是人们眼中的一个盒子,是纯粹的硬件组成,而是人工智能的载体。无论是前面提到的软件应用能力,还是服务器自身的管理平台都在走向智能化。
2017年AI市场的火热推动了以GPU和FPGA加速计算为主的异构计算取得了爆发式增长,各大服务器厂商也提出了自己的AI策略和相关产品。
2017年浪潮发布了一系列AI计算平台创新产品,比如业界计算性能最强的深度学习超算服务器。目前,浪潮已具备覆盖单机2、4、8卡在内的业界最全GPU服务器产品线,浪潮与百度联合开发了专为训练优化的单机16卡扩展的GPU Box,并是唯一可提供深度学习FPGA加速卡的主流服务器厂商。浪潮是百度、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厂商AI服务器的最主要供应商
而中科曙光也在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设定为以智能推动数据中国的建设,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在服务器方面,曙光推出了首款搭载寒武纪AI芯片的人工智能服务器——Phaneron。该服务器可以在4U空间中部署20个人工智能前端推理模块,能够为推理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相较于此前普通用于推理的通用CPU服务器,Phaneron可以实现几十甚至上百倍性能提升。
在AI方面,联想也“不等闲”,发布了全新的全新的ThinkSyste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产品组合以及ThinkAgile软件定义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拥抱AI时代的机遇与变革。
笔者不用再罗列了,因为市场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抢占AI的“风头浪尖”。众所周知,AI的三要素是计算力、算法、数据。而服务器是计算力的重要载体,所以服务器市场的发展与AI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两个市场相互促进发展。
2017年6月20日,AMD发布"EPYC"(霄龙)32核服务器芯片,基于全新的Zen微架构,集成最多32个核心,可提供最多64个线程(最少8核心16线程);高通首颗服务器芯片预计将在2018年进入量产,其基于10纳米制程的高通Centriq 2400平台一直窥视着服务器市场。
不管是英特尔的至强可扩展处理,还是AMD、ARM等厂商对于服务器市场的大力拓展,都在驱动服务器市场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比如英特尔的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可为计算、网络和存储带来针对工作负载优化的性能,向下一代云基础设施提供坚实基础,并赋能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网络转型等各类应用,以加速企业数据中心现代化及业务转型的实现。同时,英特尔的众多合作伙伴比如浪潮、华为、新华三等都推出了基于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服务器新品。
正如前面提到的,AI芯片成为英特尔、英伟达等市场重点。除了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借助收购的FPGA以及Nervana技术,推出了集成人工智能加速器的芯片产品。这些全新的产品通过搭载支撑人工智能计算的产品,让英特尔芯片可以承载更多的工作负载类型。
人工智能中,GPU成为一种重要的计算力载体,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图形计算的领导者,英伟达在2017年度GPU技术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Tesla V100,号称史上最强的GPU加速器。
在英特尔和英伟达积极拓展人工智能芯片的同时,作为“百年老店”IBM也没有停止芯片创新布局。继Power 8之后,IBM推出了新一代的Power 9芯片。由于Power 9系列目标面向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学习,特别针对主流的Chainer、TensorFlow和Caffe等通用AI框架进行定向设计、优化,性能更好更强。
在人工智能驱动下芯片半导体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也看到各个芯片厂商积极创新产品和技术,为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同于,基于芯片产品的服务器产品也迎来新的增长动能,这直接带动了服务器市场的增长。
当今的服务器市场正在迎来“新时代”的变革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于服务器的产品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低迷一段时间后,服务器市场在迎来新的增长动因。
得益于芯片厂商在产品架构方面的创新,不管是x86服务器还是Power服务器,服务器市场格局在稳中出现新的变化。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服务器产品形态也出现“百花齐放”,比如超融合等。在帮助企业落地云方面,超融合设备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而借助OpenStack,实现软硬件一体化,加速了企业云化的进程。
超融合基础架构(HCI)是服务器的更新形态,将计算、网络、存储、服务器虚拟化、缓存加速、备份软件融为一体。在这种架构下,简化了复杂的IT系统,也被称为是下一代ICT架构。过去的2017年中,众多品牌服务器厂商发布了超融合解决方案,也完成了超融合解决方案的部分落地和重大采购。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超融合市场仍然会快速发展,毕竟超融合开创了云时代IT架构新的交付方式。我们并不能单一说超融合实现了什么意义,其承载的意义需要与其应用场景进行对应。目前,超融合的应用场景还在被不同的厂商去拓展,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超融合在帮助企业应对云时代的IT变革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超融合架构拉近了企业业务与IT基础设施的距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超融合架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期待超融合市场的各路玩家为用户提供更多多样化的超融合设备。
同时,我们注意到在走过标准化路线后,服务器开始向定制化与模块化方向走近。未来,定制化服务器需求不减,用户希望获得与自己行业需求紧密贴合的服务器产品,而模块化的出现则是目前的一个大方向,它让用户拥有更高的灵活性。同时,从运维角度来讲,定制化与模块化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将在未来成为服务器市场的常态。
所以,我们看到ODM厂商在整个服务器市场中的比重在提升,毕竟白牌服务器为用户带来的定制化优势也让标准服务器无法比拟。
纵观整个2017年的服务器市场,可以用“变革”和“创新”来概括。变革是在新的驱动下因素发生的,而创新是变革的产物。所谓继往开来,2018年的服务器市场也将伴随这种发展态势而继续向前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发布了新的大语言模型系列 R1,专为推理任务优化。该系列包括两个主要模型 R1 和 R1-Zero,采用混合专家架构,拥有 6710 亿参数。R1 在多项推理基准测试中超越了 OpenAI 的 o1 模型,而 R1-Zero 则代表了机器学习研究的重大进展。DeepSeek 已在 Hugging Face 上开源了这些模型的源代码。
国家机器人研究中心与 Freshwave 公司合作,利用私有 5G 网络测试农业机器人。这项合作旨在提升农业生产力,预计到 2026 年农业科技产业规模将达到 156 亿英镑。私有 5G 网络将为农业机器人提供高速、低延迟的连接,实现实时数据分析和精准农业操作,有望彻底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Cognizant 推出了神经 AI 多代理加速器和服务套件,旨在帮助企业快速开发和部署 AI 代理。该技术通过预构建的代理网络模板和无代码框架,实现了跨职能的可扩展性和自主决策能力。这一创新有望推动 AI 代理在企业工作流程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人机协作,提升业务效率和适应性。
西部数据公司财务总监Wissam Jabre将于2月28日辞职,恰逢公司分拆为硬盘和固态硬盘两个独立业务。公司正在寻找新的财务总监。尽管面临闪存业务定价环境更具挑战性,公司第二财季收入预计仍将达到43亿美元,同比增长42%。分析师认为硬盘业务表现强劲,可能抵消了闪存业务的部分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