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全球云IT基础设施季度追踪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面向云IT——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基础设施产品(服务器、存储和以太网交换机)销售同比增长了25.5%,达到113亿美元。
第三季度公有云基础设施收入同比增长32.3%达到77亿美元,占全球IT基础设施支出的30.2%。私有云收入达到36亿美元,增长13.1%。2017年全球IT基础设施总收入相比2013翻了近一番。传统(非云)IT基础设施收入同比增长8%,尽管过去几年总体呈下滑趋势,但是2017年第三季度传统IT仍然有142亿美元的收入,占到全球IT基础设施总支出的55.6%。
该季度公有云也占到了全球云IT基础设施总收入的68%。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中增幅最高的是存储平台,这部分收入同比增长了45.1%,在公有云总收入中占比高达42%。计算平台和以太网交换机公有云IT基础设施收入分别增长了24.8%和23.2%。计算平台在公有云IT基础设施收入中占比43.9%。私有云基础设施收入主要受到了存储平台16.1%同比增长的推动。
IDC计算平台研究总监Kuba Stolarski表示:“2017年是公有云IT基础设施增长强劲的一年,全年都在加速。尽管像Amazon和Google这样的超大规模厂商正在推动最大份额的增长,但同时IDC也在公有云较低层面上看到了强劲的增长,以及私有云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增长。短期来看,英特尔和AMD在2017年新推出的平台将有助于推动在云IT基础设施细分市场的升级和基础设施扩展。”
除了拉丁美洲(收入同比增长5%)之外,全球其他地区的云IT基础设施收入都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亚太(不包括日本)和中东欧(CEE)增速最快,分别为50.1%和35.3%。加拿大(22.5%)和西欧(24.6%)的年增幅都在20%以上,美国(18.7%)、日本(17.5%)、中东非洲(15.8%)的增长都在15%以上。
注释:
在全球云IT基础设施市场,当两家或者更多厂商之间的收入份额相差等于小于1%的时候,IDC认定这些厂商处于并列位置。
由于HPE与新华三集团之间现有的合资公司,IDC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以“HPE/新华三集团”在全球范围报告HPE外部市场份额。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