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8月27日 新闻消息(文/赵效民): 大会第二天的主题讲演由VMware CTO Ben Fathi担纲主持,他先是回顾了大会第一天主题讲演的精华——“勇往直前”与“以和为贵”,这在之前的报道中已经有了详细的阐述,如果说明天的内容是总体的战略与产品布局,今天的主要内容则是告诉你VMware具体是怎么做的,以及相关产品的重点特色。
简短的开场之后,Ben立刻请上了VMware执行副总裁,EUC事业部总经理Sanjay Poonen来率先介绍EUC相关的产品线,与昨天Pat对于EUC的部分一带而过形成了鲜明了对比,也因此让我感觉到VMware在技术方向上对于EUC的实质性重视。而Sanjay开门见山的给出了EUC所专注的重点:用户、应用与数据。
在一个移动化的云时代,对于EUC来讲,关键在于在人们的生活与移动中,提供一个安全的虚拟工作空间(Workspace)。比如每个人所使用的终端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也带来了设备的多样性,而在今年的CES大展上,更是把汽车看作是未来的移动设备,这也将为移动工作空间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VMware的EUC将最终的解决方案转化为三个方向:桌面、移动与内容。而在总体的架构上,EUC是建立在VMware所倡导的SDDC之上,也因此Sanjay强调了基础架构的重要性,就像一个建筑,如果地基很糟糕,楼的外表再漂亮也终究是一个摆设,而EUC在VMware SDDC的支持下,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在桌面领域,Sanjay表示在4个方面成就了VMware的领导地位:VDI与应用推送的一致性(统一基于vShpere)、提供桌面即服务(云)、即时应用交付(CloudVolumes提供)与丰富的用户体验,对于后者VMware+Google Chrome+NVIDIA VGPU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它为Chrome用户带来了虚拟3D桌面。
在移动管理领域,借助于收购的AirWatch,VMware也是当今的业界领导者,包括设备、应用、内容与EMail管理,具备安全、多租户、扩展性、隐私密性、访问控制、自助服务与通信分析等多个特色。此时,Sanjay邀请SAP业务拓展与战略生态高级副总裁Kevin Ichhpurani来介绍SAP与VMware的合作。
Kevin表示SAP也是一家深耕于企业移动化市场的资深厂商,其EMM(企业移动管理)解决方案与VMware AirWatch实现了无疑集成,SAP Mobile Secure套件与负责MDM(移动设备管理)的AirWatch一起,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企业移动管理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各种终端的安全推送、设备管理与移动应用分析。
在内容管理方面,仍然是AirWatch的强项,它为用户带来了随时随地访问的能力,并支持混合云部署,提供了企业级安全性以及统一的内容访问控制,方便企业对于内容与协作进行更好的管理。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美联航(UA)即采用AirWatch来为其航班机师提供随时随地的内容访问与协同能力。
Sanjay就此总结到,桌面、移动、内容再加上全局的工作空间门户(Workspace Portal)就构成了VMware最新的Workspace Suite,进而就可以细化出昨天Pat在介绍中所引出的堆栈关系,桌面即是原来的Horizon,AirWatch则带来了移动设备与内容管理,Portal则针对它们提供了完整的访问与控制平台。
很明显,在EUC中AirWatch至关重要,其与以前的Horizon套件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后者负责企业IT面向前端的虚拟交付,比如桌面、应用与数据,前者则负责具体的移动行为、规则与场景的管理,没有后者,企业移动化也就无从谈起。也因此,Sanjay再三强调了AirWatch与VMware的业界领先地位。
Sanjay邀请EUC事业部的CTO Kit Colbert上台进行了AirWatch与新收购的CloudVoleum的主要功能演示。第一个演示模拟了医院里的不同工作空间场景,而借助AirWatch可以做到空间中不同设备的无缝衔接,甚至可以与另一个医院的工作空间进行互动,而CloudVoleum则带来了快速的应用交付体验。
不过在当前的VDI应用中,用户的一大困扰在于其配置过程的复杂性,对于VMware的EUC来说就有桌面克隆、上线、定制与交付4个过程。VMware为此推出了Fargo计划,目标是让配置耗时缩短30倍,可谓即时桌面。其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桌面镜像克隆中迅速导入应用,这也是其收购CloudVoleum的重要用意,
接下来由VMware SDDC执行副总裁Raghu Raghuram上台,介绍VMware在SDDC中的新意,当然主要就是EVO家族的技术理念。在一开始,Raghu就先定下了基调——什么是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架构?他给出了4个基本要求——自由的硬件选择、开放的云基础设施、支持所有的应用和基于策略的管理。
上述4个基准的要求,也可以说是VMware SDDC的特性。而EVO则是一个集中体现,用户可以选择多家硬件厂商的产品方案,而EVO在底层设计中,则为快速部署进行了优化,这是超融合系统的一个关键特点。EVO:RAIL在15分钟内你就可以获得可支持100个VM或250个VDI的基础平台,并且升级时无需停机。
目前的EVO:RAIL的硬件平台只有一种形态:2U4节点,每个节点有自己存储和网络,其最多可扩展至16个节点(4台设备),理论上可为用户提供400个虚拟机或1000个虚拟桌面。而在一个EVO:RAIL设备中,当某一节点需要维护时,其上的虚拟机可迁移至另外三个节点,结束后再迁回,保证了业务连续性。
EVO:RAIL的一个关键特点就是快速部署,通过新开发的EVO部署引擎,在友好的界面中可迅速的完成ESXi主机、vMotion、VSAN、vCenter服务器、虚拟机网络的配置,并以一个傻瓜式的界面让用户生成所需要的虚拟机(提供了大、中、小三种生成模板),最终在15分钟内部署完毕。
包括中国浪潮在内的第一批6个厂商的EVO:RAIL产品最早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不过并不见思科与惠普的身影。其实思科已经与SimpliVity合作超融合系统,惠普早前已经表态会支持EVO:RAIL计划,可能会稍后发布,而EMC则要到2015年年初推出自己的EVO:RAIL,并会集成自己的相关存储技术于其中。
不过已经与NUTANIX达成OEM协议的戴尔此次也是第一批EVO:RAIL的发布厂商,似乎有所冲突,但实际上EVO:RAIL的定位与NUTANIX并不太相同,这源于EVO:RAIL只集成了vSphere与VSAN,而并没有NSX与云管理套件,这也提示了其明确的定位——虚拟化基础设施而不是云基础设施,后者将由EVO:RACK承担。
EVO:RACK包含vCloud Suite(含vSphere)、VSAN与NSX,同时提供机柜管理与数据中心网络管理功能,以数据中心规模需求。其部署用时少于2小时,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至于厂商,VCE很可能第一个支持,并将利用OCP的成果(VMware已经是OCP黄金会员),同时计划在明年与中国天蝎项目展开合作。
硬件平台之上就是开放云基础架构,VMware所强调的开发可能不符合人们对它的传统认知,而其实质就在于对OpenStack的集成。有消息说VMware会在2015年推出自己的集成OpenStack版本,而集成的重点在于NSX网络与OpenStack感知管理上,它将支持完整的OpenStack API,兼容主流OpenStack发行版。
在云架构之上就是要支持所有的应用——传统应用和云本地应用,对于前者,此次新发布的vSphere 6.0的新特性,首先是针对传统Scale-Up应用的容错能力升级,可支持最高4个vCPU与64GB内存的高配置虚拟机,其次是借助NSX实现了长距离虚拟机迁移(可跨美国全境),并提高了应用的移动性。
对于云本地应用,VMware首先看重的是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容器技术DOCKER,为此vSphere内置了容器Hub,以让DOCKER在vSphere环境中调用硬件资源,从而可以顺利在vSphere上运行,此外VMware还与Google合作,利用后者的Kubernetes在策略、控制与健康度层面对DOCKER容器进行群组化(Pod)管理。
此外,由于对OpenStack的集成,以及对于兄弟公司掌管的CloudFoundry的支持,将让VMware的基础架构可以支持更为全面的应用类型,以向支持全部应用的目标全力迈进。
在最顶层的云管理方面,则就是vRealize所负责的领域,它的管理任务主要是三个:云自动化、云运营、云业务,而所面对的环境则包括用户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包括物理、虚拟与云平台,自有的IT与外部的云服务,以及传统和云本地应用。而其根本,在VMware看来就是基于策划的云与SDDC管理。
这个管理的策略并非是细枝末节的策略,VMware的追求目标是基于主策略与应用需求(如安全、可用性等),自动配置相关基础设施的部署与管理策略(比如网络与安全、存储等),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这也是实现自动化的关键。而至此,也才可以说一个完整而理想的SDDC构建完成。
接下来出场的是VMware副总裁兼混合云首席专家Sinmone Brunozzi来介绍VMware的第三个业务重点:混合云。他戴着Google眼镜很拽的上场,但很快Google眼镜提示容量不足,进而引出了混合云应用的话题,并进行了一些演示,突出了vCloud Air的便捷性,但主体内容和昨天差不多,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最后,Ben Fathi重回台上,再次强调了“和”的理念与它的能量。今天的主题 讲演的一个重点就是强调这种“和”所带来的收益——兼容并包的硬件平台+能力全面的云基础架构+更完整的应用支持与更为彻底的全局IT管理,而在不同层面,VMware在展示自己野心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了“和”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