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1月14日(文/赵效民):不久前,我有幸参加了OpenStack 2013香港峰会,亲自见证了这个云时代热点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其所受到的热烈追捧。如今峰会闭幕,OpenStack又将向下一个目标前进,而我认为有必要在此梳理一下自己对于OpenStack发展的印象,尤其是这次的峰会离中国大陆如此之近,也让我对OpenStack与中国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今后的几天里,我会陆续进行相关的总结,今天就先谈谈总体的印象——OpenStack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众所周知,OpenStack是2010年7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与美国IaaS公有云服务商Rackspace联合发起的开源云平台,旨在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云计算管理解决方案,适用于公 有、私有与混合云环境。不过综合来说,OpenStack并非一个一体化的云管理平台,它原始构成是多个研发项目,这些项目面向不同的云管理领域,它们以 开源的形式运作。目前,OpenStack的主要研发项目包括:
负责OpenStack整体运营与发展的OpenStack基金会在一定阶段,将上述项目的研发成果融合,发布基础的整合版本,而第三方厂商可通过 Apache 2.0授权许可,根据这个基础的开源版本制作自己的OpenStack套件,或者说OpenStack发行版。其实,这有点像手机领域里的安卓操作系统,谷歌发布初始的Android,有实力在厂商可以在其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
OpenStack基金会执行总监Jonathan Bryce
由于本身的开源属性,再加上云计算可观的热度,以及创始者要创造与Amazon AWS、VMware、微软等云平台不同云堆栈的理念,OpenStack迅速获得了大量想创建自己云平台,不想受制于人的厂商的支持,并也带动了大量的 个人开发者的深厚兴趣。OpenStack基金会执行总监Jonathan Bryce就表示,OpenStack带给了云计算业界一个新的且十分灵活的选择,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像空间与可能,从而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从2010年到香港峰会结束,三年的时间里,OpenStack社区已经遍及全球131个国 家,12824人参与(截止至2013年11月14日),其中个人开发者人数达到了近6000人,而支持厂商/组织共有282家,按级别来分,共有8个白 金会员、19个黄金会员、49个赞助公司、206个支持机构,这样的规模对于一个开源组织来说,可谓声势浩大,而且这其中不乏著名的企业,下面这张图列出 前三个等级的厂商。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华为公司在本届香港峰会期间正式成为了黄金级会员,从而也有机会角逐24个OpenStack基金董事会成员中的 一席(按照规定,24个董事会成员来源为:8个白金会员、8个黄金会员、8个个人开发者)。
随着OpenStack基金会与社区成员的不断壮大,相应的管 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成熟,这其中最主要的代码管理与项目建立流程。OpenStack基金会首席运营管Mark Collier表示,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代码(目前已经达到170万余行)OpenStack基金会设置了专人管理,协调相关项目的代码审核与注入,而在 项目管理方面,则由专门的技术委员会来负责,目前OpenStack基金会的技术委员会由13名成员构成,其中5人通过直接选举产生,选举的依据主要是技 术贡献活跃度而非厂商或机构背景以保证中立性,而另外8人则是相应的研发项目负责人,他们来决定哪些项目可以立项并进行推进。为了进一步确保 OpenStack的中立性,不受大厂商的左右,项目审批由13人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进行。因此,虽然在会员中有诸多重量级IT大厂,但 OpenStack仍然会按照自己的步调与意志前进。
香港峰会后OpenStack基金会主要支持厂商列表,规模庞大的支持者预示着OpenStack强大的生态环境与发展动力
由于OpenStack自身这种项目组合制的特点,并不能像VMware、 微软、CloudStack那样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部署架构,它需要部署者有较高的IT技能将其各功能组件很好的整合在一起,在加上很多项目成熟度并不 高,所以其易用性与可靠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不过,众多支持者的簇拥下,OpenStack也逐步走向成熟,并且将发布周期固定在了半年一个新版本的频率 上。从其第一个初始版本到今年最新发布的第八个版本(代号Havana),其成熟度与易用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相关厂商的发行版也迅速切换至 Havana核心上,众多厂商均表示,从这一版上可以看出OpenStack明显的进步,以往为人诟病的部署复杂性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进。事实上,展会上 展示的一些发行版,已经将OpenStack的组件融合度大幅提高,降低了部署的难度,比如来自中国北京的UnitedStack,在简易部署方面甚至走 在了OpenStack基金会的前面。与此同时,OpenStack的用户数量也在增加,并且所涉及的行业也丰富了起来。
在本次峰会上,有多个OpenStack用户分享了他们的经验,行业包括金 融、互联网、娱乐/影视、商旅代理等等,虽然用户的级别并不高,但不可否认OpenStack正在迅速的普及,它所带来的云平台,凭借活跃的社区支持、丰 富的生态环境与高度灵活的开源策略,而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尤其在中国,OpenStack的热度在圈内可谓家喻户晓(我将另文专门探讨)。而在 OpenStack基金会给出的主要用户列表中,可以看出在某些领域,OpenStack已经进驻大型企业,除了传统的运营商在公有云上试水,大型的互联 网公司也越来越认可OpenStack,传统的IT厂商惠普更是基于OpenStack搭建自己的云服务平台HP Cloud,并推出了自己的OpenStack发行版。
Jonathan Bryce指出,用户是推动OpenStack代码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用户自身也需要完善自己的平台,他们永远不会满足现状,因此他们希望与别人 探讨种种可能,这就是社区的力量与不断发展的动力。而社区的讨论也将促进相关研发项目,并最终会反馈至新版本的OpenStack,这种正向循环无疑是一 个开源项目与社区生存发展的原始力量,而OpenStack恰好拥有这种力量。
在本次峰会上,OpenStack基金会还公布了一系列调查结果,从中揭示 了目前OpenStack实际部署与应用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包括行业分布、部署类型、主要承载的应用、虚拟化平台、主机操作系统、存储平台、网络平台与开 发环境等等,让我们对OpenStack当前的现状有了更丰富的认知。
目前部署OpenStack云的前十 大行业分别是IT、学术/研究/教育、电信、影音/娱乐、政府/国防、制造/工业、零售、医疗保健、金融、日常消费,而采用企业的规模呈两极化状态,对于 部署OpenStack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则是节约成本、运营效率、开放平台、灵活的技术选择与创新、竞争能力。
在OpenStack部署中,当前 10大应用排名依次是Web服务器、QA测试环境、数据库、科学研究、连续集成/自动测试、存储与备份、虚拟桌面、数据挖掘/大数据/Hadoop、管理 与监测系统、高性能计算。在部署类别方面,私有云占绝对多数,其次是托管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与社区云处于起步阶段
在OpenStack的部署中,主要 采用的虚拟化Hypervisor以KVM为主(62%),其次是Xen,VMware的ESX排名第三,QEMU爆冷排名第四,思杰的 XenServer与Linux的虚拟化容器LXC并列第五,微软Hyper-V第六,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而主机操作系统则以Ubuntu为主 (55%),其次是CentOS与RHEL
在OpenStack实际部署中,网络层面用得最多的是Open vSWITCH、其次是Linux Bridge、传统网络巨头CISCO第三,但与前两名有较大的差距,被VMware收购的Nicira排名第四;在存储方面,Linux 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排名第一,Linux CepH其次、NFS紧随其后、NetApp第四、GlusterFS第五、EMC第六;开发工具方面则依次是Puppet、Devstack、Chef、Packstack、Crowbar
从总体上看,Linux无疑在OpenStack世界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毕竟其根基就是从Linux开 始的,当然OpenStack也希望成为云计算平台领域里的“Linux”,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两者之前的密切关系,从而也使得传统的Linux厂商在 OpenStack生态系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Linux自身的发展,对于OpenStack相关的基础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厂商的加盟与越来越多的新项目诞生,也让OpenStack经历着成熟的“痛苦”,如果以云管理最为核心的四个方向讲,论成熟度Jonathan Bryce认为依次是计算、存储、网络与协同/管理,那么新建的项目其成熟度也就可想而知,但这些项目也会让OpenStack堆栈本身更为成熟而完整,所以这也OpenStack从最开始只有Nova与Swift两个项目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伴随着每半年一个新版本的更新策略,OpenStack峰会也将一年举办两场,分别就相应的新版本进行 研讨与交流,明年4月份,下一代OpenStack基础版本Icehouse将会发布,而OpenStack峰会也将移师美国亚特兰大,2014年11 月,下半的峰会则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按照一位台湾IT媒体同行的说法,这种一下子把明年两场峰会时间与地点都公布的作法,从另一点代表了其发展势头。与之 相对应的,某江河日下的手机大厂的开发者大会,在今年于美国奥兰多举办时就不再透露明年的大会信息,也就预示着其未来的不确定性。当我们期盼着明年 OpenStack峰会到来之时,无疑是OpenStack开始走向成熟繁荣的又一证明。